咨询热线

13517991832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拓展液相色谱溶剂效应:解析色谱峰异常并寻找解决办法

拓展液相色谱溶剂效应:解析色谱峰异常并寻找解决办法

更新时间:2023-07-17      点击次数:741

液相色谱的溶剂效应是指样品在溶解时与稀释剂、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色谱行为异常的现象。传统理解中,溶剂效应通常用来解释样品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样品溶剂中时所造成的色谱峰变形。例如,当用100%纯乙腈溶解样品,并注入乙腈—水(18:82)的反相色谱系统中,会观察到峰分叉或拖尾现象。

然而,这种传统的理解并不能完整解释其他由所选稀释剂导致的色谱峰变形现象,比如样品在pH 6.8溶出介质中取出后,注入某些缓冲盐—有机相系统中保留时间不稳定及色谱峰变形的情况。

为了更全面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我们需要扩展溶剂效应的概念。具体的扩展内容如下:

1. 洗脱能力的差异:这是目前一般理解的溶剂效应,指的是样品在稀释剂与流动相之间洗脱行为的差异。

2. 电离状态的差异:某些药物活性成分具有离子化的特性,例如成盐状态的药物如盐酸达卡他韦、帕瑞昔布钠等。这些样品既存在离子化状态也存在非离子化状态,并且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在反相系统中,非离子化状态更容易与固定相结合,因此保留时间较长,而离子化状态则更亲和于流动相,导致保留较弱。如果样品在稀释剂中的电离状态与流动相的电离状态存在显著差异,就可能出现保留时间不稳定及色谱峰变形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使用流动相稀释样品溶液、减少进样量或增加流动相的缓冲能力。

3. 溶解性的差异:在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对比试验中,经常会在溶出介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这时,有时会观察到样品的保留时间不稳定。这也是由于样品在稀释剂中与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与流动相与固定相的分配系数差异较大导致的。解决办法可以是在流动相中加入相同的表面活性剂,或调整有机相的比例。

溶剂效应的理解可以扩展为样品中某些组分在稀释剂与流动相之间的状态差异导致的色谱行为异常。为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采取稀释样品溶液的流动相、减少进样量或增加流动相缓冲能力等方法。虽然液相色谱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差异,但由于篇幅限制,未一一列举。总之,可以参照上述情况进行解释并寻找解决办法。


联系我们

杭州天钊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杭州市西湖区金蓬街321号2幢C座511室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 联系人:刘经理
  • QQ:35102228
  • 公司传真:0571-88866373
  • 邮箱:sales1@wookhplc.com

扫一扫 更多精彩

网站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