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3-26
一、操作原理差减法本质:通过两次称量差值计算物料净重W样品=W总重-W容器误差控制点:环境波动≤0.3℃/h,静电干扰<5kV/m二、标准化操作流程阶段1:设备预准备地基验证使用数显水平仪(分辨率0.01°)确认安装平台水平度执行三维调平:X/Y/Z轴向偏差均<0.05°热机管理常规精度:预热30分钟(精度0.1mg级)高精度模式:≥60分钟(0.01mg级天平需激活温度补偿模块)技术依据:传感器温度漂移系数0.0015%FS/℃自检程序执行内置IST(InstrumentS...
3-25
【技术赋能科研】全自动二次解析仪作为现代精密分析领域的创新工具,凭借其高灵敏度(ppb级检测限)、自动化操作流程和精准的痕量分析能力,正在重构多领域研究范式。通过集成热脱附、色谱分离与质谱联用技术,该设备实现了复杂基质中微量成分的一站式解析,其应用已渗透至科研探索与产业升级的核心环节。【多维应用场景解析】生命科学突破引擎•组学研究:在单次实验中同步解析血浆样本中800种代谢物,助力阿尔茨海默症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2023年Nature子刊案例)•药物研发:动态监测大鼠肝微粒体...
3-25
核心技术原理与模块化创新基于气相色谱(GC)的分离检测体系,系统通过五级精密控制模块实现ppb级检测:智能气化系统:配备双温区气化室(最高400℃),0.1秒快速闪蒸技术避免热敏物质分解(适用于98%的ICHQ3C规定溶剂)智能色谱柱阵列:搭载可切换式毛细管柱组(DB-5ms/DB-624/WAX),结合AI算法自动匹配最佳分离条件多检测器联用平台:FID检测器:线性范围达10^7,满足《中国药典》通则0861要求μECD检测器:对卤代溶剂检测限低至0.01ppb(六氯乙烷标...
3-24
引言:现代分析化学的精密利器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分析化学作为解析物质世界的核心工具,其技术进步正强力推动着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及材料研发等领域的革新。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FAAS)凭借其高灵敏度、操作高效性和普适性,成为现代实验室的精密分析平台。本文系统梳理其技术原理、标准化操作流程及跨领域应用案例,揭示其在当代科研与产业中的关键作用。一、标准化操作流程:精准分析的科学范式1.仪器预热与校准预热优化:需提前30分钟启动光源与检测系统,确保空心阴极灯(HCL)发射谱线稳定性...
3-24
【技术原理篇】现代离子色谱仪以离子交换色谱法为核心,采用精密设计的色谱柱(填充特殊功能基团树脂)和梯度洗脱系统。当载液携带样品流经色谱柱时,不同离子因电荷密度、水合半径等特性差异,与固定相产生差异化的相互作用力,形成动态分离过程。通过高灵敏度的电导检测器(配备化学抑制技术)或质谱联用系统,可精准捕获ppb级离子信号,结合智能积分算法实现痕量物质的定量解析。【创新优势篇】该技术突破传统检测方法的三大瓶颈:1)单次进样可完成30+阴阳离子的同步检测,分析效率提升5倍以上;2)采用...
3-19
一、技术原理:分离与鉴定的双重革命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通过"分离-电离-解析"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将气相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与质谱的精准鉴定特性融合。样品在气相色谱单元中经历毛细管柱的"分子马拉松"——基于组分在固定相与载气间的分配差异实现逐级分离。随后,各组分以精确的时序进入质谱单元,在电子轰击离子源(EI)中裂解为特征离子群,这些带电粒子在四级杆质量分析器中完成"质荷比(m/z)分选",最终形成具有"分子指纹"特性的质谱图。这种联用设计突破单一技术的局限,使检...
3-18
一、原料品质管控:纯度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原料气预处理技术采用三级过滤系统(初效G4+中效F7+高效H13)结合吸附干燥塔(露点≤-40℃),原料气需符合ISO8573-1Class1标准半导体行业特殊要求:集成膜分离装置(氮氧分离效率99.5%)与VOCs催化氧化模块(分解率≥98%)供气系统改造不锈钢316L管路(内壁Ra≤0.8μm)配合氦气质谱检漏(泄漏率动态压力补偿系统(波动范围±0.5psi)防止气路扰动二、核心组件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组件维护标准检...
联系我们
杭州天钊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杭州市西湖区金蓬街321号2幢C座511室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扫一扫 更多精彩
网站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